你是偶像嗎?
如果你給你的偶像寫信
你會怎么說?
我欽佩的人。
是一群百年前的“90后”。
他死時才二十多歲。
“重要的不是我能活成什么樣,
但是我能讓大多數人活下去的。"
“革命者死而無憾。
只有站著死。
千萬不要下跪。"
“讓我們的子孫后代
享受前輩的幸福吧!"
他們是誰?
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?
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,《光榮之城紅館新發現vlog》,走進上海龍華烈士陵園(龍華烈士紀念館)。用一封信穿越時空與革命先烈對話。
第九站上海龍華烈士陵園
初夏,游客在龍華廣場、龍華烈士陵園閑逛的熱情也隨著氣溫上升。嶄新的龍華廣場吸引著路人,大家拿起相機拍照打卡。
6月28日,龍華廣場正式開業,龍華整體風格全面升級。走在龍華廣場,一股龍華歷史的千年氣息撲面而來。周圍的銀杏大道寬敞干凈,綠草如茵。龍華塔與龍華烈士陵園相映成趣,既能聞到沁人心脾的花香,又能感受到千年的厚重歷史。
龍華烈士陵園東北角是革命烈士紀念地,由原國民黨松湖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犧牲地兩部分組成。據史料記載和老同志回憶,一百年前這里關押了近萬名革命戰士,大約有1000人被殺。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被秘密槍殺的,至今無法確認受害者的數量和身份。
在幸存者黃驪文的記憶中,1931年2月7日是一個充滿風雪的可怕夜晚。他目睹了李歐陽安和其他同志被帶出牢房。那一天,監獄外響起了刑事槍聲,包括“左聯五烈士”在內的“龍華二十四烈士”在龍華警備司令部旁英勇犧牲。
1933年2月,魯迅發表了著名的《紀念《為了忘卻的記念》:“近兩年來,悲憤常襲我心,至今未止……”。面對“左聯五烈士”的被害,魯迅痛心疾首地寫下“忍看友人成新鬼,怒從刀中求詩”來悼念逝去的少年友人。同年冬天,時任中共上海市西區區委書記的張被押往龍華監獄。為紀念“龍華二十四烈士”,他在獄墻上刻下“龍華向來傲風,壯士從來窮。墻外桃花,墻內血一般鮮紅”。
長眠在龍華烈士陵園的1700多名革命烈士中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4人,中央委員9人,中央軍委委員4人,省市(軍)領導30多人。羅亦農、彭湃、陳延年、趙世炎等烈士都致力于此。大多數人死的時候都是二三十歲。如今,在被復制的龍華監獄里,墻上手寫的詩詞印記依然可圈可點,提醒著每一位觀者“是龍華的男女英雄們在芳華歲月里披荊斬棘、浴血奮戰,才帶來了今天的國家富強、人民安寧?!?
緬懷革命先烈,錘煉初心征程。向在時代洪流中為新中國的解放和建設而燃盡青春的黨員——中國共產黨致敬!
閆新民工作室
文|楊歡
圖片|陳夢澤
視頻|陳夢澤火星
視覺|顧瑩瑩
編輯|顧瑩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