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存儲卡(SD)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存儲卡的工作原理:
現在市面上經??吹絊D卡系列:SD卡、MiniSD卡、MircoSD卡。SD卡全稱SecureDigital,基于多媒體卡(MMC)格式,但SD卡比MMC卡略厚。SD卡也有很高的數據傳輸速度,標準也在不斷更新。大多數SD卡在側面都有寫保護控制,以防止一些數據被意外寫入,而少數SD卡甚至支持數字版權管理(DRM)技術。
MiniSD卡由松下和閃迪共同開發。MiniSD只有SD卡大小的37%左右,但讀寫性能和SD存儲卡一樣,容量大,完全兼容標準SD卡。此外,為了方便更多用戶在不同存儲卡中使用miniSD,閃迪特別推出了SD適配卡,可以和現在使用SD卡的數碼相機、PDA掌上電腦、MP3音樂播放器一起使用。
MicroSD又稱T-flash卡,是基于SanDisk制作的TransFlash卡的格式。只有小指甲蓋大小,常用于手機。然而,由于其尺寸和不斷增加的容量,它已經逐漸開始用于GPS設備、便攜式音樂播放器和一些閃存驅動器。有SD適配卡,如MiniSD卡。此外,只有在使用SD適配卡時,MiniSD和MicroSD才是寫保護的。SD、MiniSD、MicroSD屬于同門,電氣規格差別不大,可以通過卡套相互轉換。原理是小卡可以轉換成大卡,反之亦然。例如,MicroSD可以轉換為標準尺寸SD或MiniSD,而標準尺寸SD不能轉換為MiniSD或MicroSD。
SD卡的pin定義與MicroSD(TF)卡不同。SD卡管腳定義,SD卡最高數據讀寫速度10mb/s,接口電壓2.7~3.6V,有9個管腳。用SD卡座代替傳輸線纜,降低了環境干擾和誤碼率,而且沒有共享通道,一對一傳輸。表1列出了SD卡引腳的定義。
還有手機是怎么檢測SD卡的?
SD卡檢測模式:
一種方法是使用DAT3(pin1)作為卡就位檢測信號;DAT3在sd卡內部有一個90k的上拉電阻。在主機sdcard和主機SD card之間對DAT3進行外部下拉。這樣,卡未插入時,主機讀取DAT為低,卡插入后,主機讀取DAT3為高,從而可以判斷卡是否插入。
對于主機來說,使用這種方法檢測卡到位的好處是可以直接使用現有的管腳,不需要增加額外的管腳。
第二種方法是通過按下/彈出機械按鈕來判斷卡的存在/不存在。該方法所需的電路和實現過程不涉及SD規范,可由用戶自行靈活設計??–D和寫保護WP的檢測是通過WP和CD與COMM機械連接來區分卡是插卡還是寫保護,COMM是WP和CD的公共引腳,所以如果COMM接地,WP和CD必須使上拉電阻上拉至VCC,否則如果COMM接VCC,WP和CD必須使用下拉電阻下拉至GND。插卡時,卡槽內與COMM的金屬連接會因插卡而使COMM與CD短路(這個過程與插卡與否有一定關系,即COMM與CD之間發生插入短路和拔出開路),所以如果CD本來就是上拉的,COMM在設計時就必須接地。在這種情況下,兩個引腳短路后,光盤上呈現的狀態是COMM的狀態- GND。同樣WP也是這樣的過程,只不過由于COMM的機械設計問題,SD卡本身的機械寫保護操作會直接決定COMM是否與WP引腳短路。(這是一個有趣的機械設計。插卡并不決定WP和COMM之間的短路,而是SD卡本身的機械設計(上圖中綠框圈出的部分)決定了是否啟用卡槽實現的寫保護。)
這種方法如果是實現卡到位檢測,具有卡到位檢測準確、方便的優點,可以應用于SD/MMC/SDIO;缺點是SD_HOST需要增加一條輸入信號線。
第三種方法是在檢測卡之前,可以通過循環檢測卡的到位信息
如果這種方法用于卡在位檢測,它的優點是不會增加額外的引腳,并且適用于SD/MMC/SDIO。缺點是SD_HOST功耗高,因為時隙周期的初始化需要保持SDCLK和SDCMD信號始終有效。
很多朋友可能都遇到過手機存儲卡未格式化的故障,但是因為不太了解存儲卡,以為是損壞報廢了。其實解決手機未格式化存儲卡故障并不復雜。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什么是手機內存卡。我們所有的手機都有一定的存儲容量,但是為了滿足手機用戶對手機內存的個性化需求,很多手機品牌和型號都設置了外置內存,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手機內存卡。
存儲卡電路非常簡單。四個數據傳輸一個時鐘信號,主要用于讀取和存儲。當我們在手機開機的情況下插入存儲卡時(卡控信號高電平變為低電平),手機屏幕顯示sd卡已經插入或拔出,等等。在我們的維修中,經常會發現內存卡不被識別,很多故障都是由卡座引起的。存儲卡卡座有很多種,最容易壞的是封閉式存儲卡卡座。
了解完手機內存卡,我們再來看看內存卡無法格式化的具體解決方案:新建分區表。
1.將內存卡連接到電腦上,右鍵我的電腦——管理——電腦管理。
3.右鍵單擊磁盤13354創建一個新分區,并選擇fat32。系統將提示您成功創建它。
4.最后,格式化存儲卡。